“工作面前,我没有理由不冲在前面。”谈起这些年的经历,他总是这样说道。“他是全校最敬业也是最‘傻’的院长之一,但这几年,他老多了。”物电学院党委书记江河谈起自己的搭档,钦佩、疼惜之情溢于言表。
37000vip威尼斯物电学院院长唐立军无论在教学、科研方面,总是身先士卒,而在荣誉和待遇面前往往退避三舍,“傻”院长的称呼他听得自得其乐,这个名头在校园内外也越来越响。
工作常态:习惯冲在最前面
最近8年来,物电学院的教职工习惯了他们的院长冲在最前面:涉及学院发展的各项大小工作,总少不了院长忙前忙后的身影;在其他副院长忙不过来时,院长总会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为了给学生找到更多更好的实习单位,院长经常亲自出去跑联系;平时的上下班,院长总是学院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
“我没有理由不冲在前面。”唐立军轻描淡写地笑着说。
2005年10月,唐立军从校纪委副书记岗位走马上任为物电学院院长。当时的物电学院在全校24个院系中实力最弱:没有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只有5个,年科研经费不足10万。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但他没有退却,“没有救世主,不能等靠要,只有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从那时开始,唐立军满脑子都是“物电学院的发展梦”。为了学院的发展,他耽搁了自己的科研,放弃了自己的“钱途”,“傻”得可以:这些年,他自己没有发几篇高水平文章,但学院文章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他因为学院事务无暇与公司签约,曾错过了2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但学院年科研经费已过千万;他每年的业绩考核少有自己的成果,但学院国家杰青、湖南自然科学一等奖、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湖南省重点学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突破接踵而来。而为了这些,只有值班的传达室工作人员才知道他们的院长一年有多少个夜晚在办公室通宵达旦。
更“傻”的是,唐立军没有把学院发展的重心放在一些短期利益的科研上,“高校不能太功利,应该抓常规环节,抓学生的能力培养,现在很多老师专注于搞科研,把人才培养忽略了。”因此,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理学专业改革的路子。
在这方面,唐立军亲力亲为。他认为,学院要走出低谷,打好长远发展的基础,就必须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在培养计划制定时,他提出应整合应用性广的信息类专业和理论基础扎实的物理学专业的资源,做到既拓宽物理学专业口径又增强信息类专业的基础,他抓住物理学专业2007年获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机遇,加大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力度。2008年,“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立项;2012年,学院摸索出“信息科学”大类培养的模式,被学校作为推广大类人才培养的试点。
正因为唐立军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遗余力,即使是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物电学院的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被各用人单位“抢购”。“人才培养对路了,学生都能找到好工作,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唐立军如是说。
服务教师:合格的“肖办秘书”
有老师感叹:也只有在物电学院,老师申报课题才能享受到“院长为你做秘书”的待遇。
肖伏良教授是学院“国家自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肖教授申报课题的过程中,唐院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服务员”。从组织不同层次的模拟答辩,到最后陪同肖教授参加国家自科基金委的申报会,甚至预订机票、安排食宿、对外联络,唐院长都尽心尽力,被戏称为合格的“肖办秘书”,他却欣然接受:“我为肖教授做好服务,他就能专心应付课题申报的各种问题,不能叫他为这些琐事分心。”
事实上,唐立军把自己就定位于“学院的秘书”,他要思考、要服务、要付出的东西很深、很广、很多。
为了延聘英才,他求贤若渴,用真诚打动“洪堡奖学金”获得者张卫兵老师加盟物电学院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在张博士即将毕业时,他的母校和其他一些著名高校纷纷抛出“橄榄枝”,唐立军为了能引进他,做了无数细致有效的工作。后来在张博士母校留下这样一个说法:“37000vip威尼斯的一个院长为了要到他们想要的人才,可以亲自驾车接送。我们想要也争不过他们,因为我们做不到他们那样。”
为解决新进教师的后顾之忧,唐立军也是事必亲躬,服务到家。2006年,学院引进的彭石林博士的孩子正在读初中,由外地转入长沙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唐立军冒着酷暑先后20多次到长沙市5所中学找学校领导交涉,其中与长沙天心一中联系沟通就达10多次。他的恒心打动了学校领导,时任天心一中校长的贺德高感慨:像唐院长这样为老师的事奔波的领导很少见。
每年学院的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唐院长不仅是动员者、组织者,更是服务者,他为所有的申报材料把关,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几乎每一位报送过项目的老师都有院长花大量的时间逐字逐句修改申请书的经历。但在唐立军眼中,这些都是他这个“秘书”该干的活。
鼓励创新:“赔本”建创新实验室
面对学生,唐立军想的最多的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少,能为学生做些什么”,“不应该是我骂学生不好好学习,应该是学生骂我没提供好的学习资源。”他笑着说。
为了让学生锻炼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他率先在省内创办大学生电子创新实验基地,在办公用房条件紧张的情况下,在两个校区先后建立了2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供学生动手实践。
和其他一些学院实行的实验室收费制不同,物电学院的创新实验室是免费开放的。因为学院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和管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建设就变成了“赔本”的买卖。唐立军却满不在乎:“目前而言,我们是‘亏’,但从长远看,我们并没有赔,相反还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
现在,物电学院的学生想做试验随时都有平台,创新实验室更是全天开放。为了鼓励同学们加入到实践中来,唐院长亲自聘请了学院一位06级的优秀毕业生担任实验室专门的指导老师,此外,还定期邀请一些企业的老总到实验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演示实验。
一到深夜,唐立军从自己的办公室出来,总会去看看实验室的情况。如果看到实验室里面还亮着灯,有学生正在认真地做实验,唐院长就会一脸欣慰。
在唐立军的推动下,物电学院每年一度的“物电杯”电子设计创新竞赛已经成为全校一道靓丽的风景,2012年被立项为37000vip威尼斯校园精品文化品牌。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每年的大赛,他都会邀请湖南省的一本高校来同台竞技,每年受益学生达1500人次,活动曾被多家媒体报道。
作为院长,唐立军在学院建设和学生培养上舍得花钱,其他方面却很“抠”。他在学院8年,没有一次用过公款招待自己的客人,自己的私车经常公用;他的办公室设施简陋,一张脱了皮、掉色、还缺了一只脚的办公椅还在用,同事们劝他换,他在上面铺了一张报纸就坐,说:“能凑合用就行。”
帮助学生:舍得“投入”
唐院长的“傻”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舍得,舍得费心、舍得费时、舍得费钱。
帮大四学生找实习单位是最费心的事了,但是唐立军在这一点上绝不打折扣。在联系中,有些单位负责人直接告诉他可以直接向学生提供实习证明,不用学生亲自到公司实习了。不能不说这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一个省时又省力的办法,但唐院长却一口拒绝。许多学生刚开始也闹情绪,认为实习没有什么必要,呆在学校实验室多好,他“强硬”到底,一定要把学生“赶”到实习单位。他说:“如果真的同意,就太对不起当老师的职责了。”在实习期间,他会亲自到实习单位看望学生,当然每次都不忘给学生带慰问品。
唐立军还“管得多”。大四学生请假都必须经过他的批准,“这是对学生负责,可以顺便了解学生的情况。”
有一次4个学生到省气象台参加面试,充当他们司机的却是院长唐立军。一位外校的学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连说几个“不可能”,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平日面都难得一见的院长“不可能”有时间亲自送同学来面试,院长这种大人物不都应该在办公室坐着吗?但唐院长却觉得这没什么,“老师和学生就应该像朋友一样。”
“学生工作无小事,只要是学生的事随喊随到”,这是唐立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06级学生粟同学,父亲是某单位长途货运司机,高中靠母亲陪读,大学因母亲生病在家,开始陷于网吧不能自拔,唐院长知道情况后,坚持和该学生交往一年多,才让他克服网瘾,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粟同学的父亲看到孩子的变化,1米8多的东北汉子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唐院长的面前。07级学生王同学,父母离婚,上网成了他的寄托,多人开导无效,唐院长通过与他推心置腹的交谈,得知了学生上网背后的家庭原因,在不断鼓励与开导的同时亲自对学生实施监管,如果出差就委托实验室文勇军老师代为监管,毕业离校时还为他承担了路费。08级学生刘同学,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学生本人与家长抗拒治疗,唐院长多次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放下包袱,该生毕业后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喜欢我的学生,我和他们经常谈话,我的学生可以和我对骂,不过他们基本说不过我,哈哈。”他笑着说。
当听到江书记对他的评价,唐立军舒展着眼角的皱纹回应道:“搞教育就是要‘傻’一点,敬业是应该的,这是职责所在。”(王宏 邓崛峰)
附件:
上一篇:一颗恒心为科研——记2014年“国家杰青”获得者、电气学院院长曾祥君教授
下一篇:熠熠烛光映丹心——记首届湖南省教学奉献奖获得者、土木与建筑学院李学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