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时代的对比中,革命文化为广大青年提供了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价值的力量、自信的力量,代表了中国新青年的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坚定了青年群众的“四个自信”,升华了青年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事实证明,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赢得青年、巩固执政的宝贵经验。
“立德树人”的主脉:用革命文化升华中国青年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信念
70年来,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传承革命文化,发扬革命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革命文化为中国青年奠定了信仰的根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革命的胜利,既是中国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是先辈们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浴血奋斗的结果。邓小平把它归结为“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中国青年正是在接受和弘扬这种革命文化的过程中,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升华了精神支柱。第二,革命文化为中国青年铸就了品格的灵魂: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主席的豪迈情怀,正是中国革命先驱者的品格写照,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内核之一,凭借着这种自立、自强和矢志不渝的精神,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奋发图强的道路,铸就了品格的灵魂。第三,革命文化为中国青年确立了价值的规范:忠于信仰、勇于牺牲,为民服务。革命文化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革命文化忠于信仰、勇于牺牲的崇高品德,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道德价值和行为准则。
“立德树人”的核心:用革命文化强化中国青年的政治引领和思想认识
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涵养是马克思主义者标志之一。党秉持以革命文化育人的工作方法,涵养青年的革命精神,巩固了党的青年群众基础。首先,传承革命文化,让青年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中坚定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广大青年通过传承和发扬革命文化,深刻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经历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在自力更生、应对挑战中,唤醒了道路意识,激发了奋斗前行的豪迈情感,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第二、传承革命文化,让青年在反对颠覆、拨乱反正中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扛起了革命的大旗,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第三、传承革命文化,让青年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中激荡了建设祖国的磅礴力量。70年来,中国青年在这场伟大的接力赛中,担当起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先行者,新科技新知识的推动者,新风尚新规范的倡导者,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拓者的重任,展示了青春的中国,青春的力量。
“立德树人”的要务:用革命文化继续涵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定力
新时代,革命文化依然在培养青年、巩固党的青年基础这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继承其内核,广大其精神;二要坚定“四个自信”,以道路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文化自信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三要把弘扬革命文化与“四个伟大”相结合,献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要在弘扬革命文化中培养创新精神,涵养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定力,在社会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发展、产业革命接力、制度创新领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扛鼎揭旗。最为关键的是要担负起党的政治责任,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确保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确保党的长期执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永续动力。
(作者:陈浩凯,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37000vip威尼斯基地研究员、37000vip威尼斯教授)
——载《湖南日报》2020-02-04第11版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2/04/content_143763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