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凝聚的民族就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如何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避免文化迷失?”新学期第一个周五下午,金盆岭校区12号教学楼里,一群大一学生正在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明海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这堂以“弘扬中国精神”为主题的课上,同学们的思考被一个又一个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激活,他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思政课要上得好,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各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最终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张明海说。在近十年的思政教学生涯中,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为学生上好“有趣有料”的思政课
张明海的思政课,颠覆了许多大学生脑海中“思政课都很枯燥无味”的认识。他很少拿着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坚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上课。
上“有趣”的思政课,张明海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本学期,他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作业的要求和形式都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收集并熟读关于英雄人物、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报道,并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公开评论转发,不少于20次。”
自从收到这项作业任务,21级新闻卓越班的刘芯宇就密切关注着社会上的正能量新闻,她说:“以前看到好人好事新闻,我都是粗略浏览一下。张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关注这些平凡人物的闪光事迹,并且深刻思考他们的动因,真正去理解我们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究竟是什么。”
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张明海也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不一样的教案。
对于交通、土木学院的同学,张明海要求他们关注港珠澳大桥、南海岛礁等超级工程,理解“工程报国”四个字背后蕴含的深意;对于艺术学院的同学,张明海则布置他们观看《辉煌中国》纪录片、去李自健美术馆看南京大屠杀油画,思考艺术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大国崛起进程……张明海始终认为,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丰富的资源、最鲜活的素材,他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从而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现实。
上“有料”的思政课,张明海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精华,充实大学生的心灵和大脑。
为了加强思政课的深度与广度,张明海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社会、经济、法律、心理、教育等人文社科专业的理论和知识,同时积极了解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课堂上,他引经据典,洞察历史,针砭时弊,从不传达干巴巴的理论知识,而是将内容切实地讲授、深刻地启发。古今中外的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成为他讲思政课的案例素材。他说:“思政课教学,需要从理论阐释、问题导向与情感共鸣三个维度来把握。”为了让更多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他每每举出案例后,都会让每一排学生各派出一位代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一来一往的深刻剖析中,他不断引导学生的三观向“善”、向“正”发展。
张明海让学生们领略到了思政课的魅力,他的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也受到了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专题报道。他的教学改革成果获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让社科研究更有生命力
张明海认为,思政课教师既是思想政治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应当是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研究者,“思政课教师应当通过科研更好地传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因此,他一直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略。这不仅是他思政课的“源头活水”,也是他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近些年,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选题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5项,其他省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张明海深知,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真正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作为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领域的研究学者,他一直关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题。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这一主题赫然在列。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张明海说。公告发布后,他立即带领团队投入撰写申报书的紧张工作中。40多天时间里,他们查阅了近百万字的海量文献资料,仔细斟酌一字一句,在申报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那段日子里,张明海每天清晨6点多起床送孩子上学,接着再投入一整天精神高度集中的研究工作,伏案到凌晨2点是他的常态。直到2021年1月10日,张明海和团队完成了将近18万字的《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方法与路径研究》申报书。同年3月,这一课题成功获批立项,也是威尼斯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的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只有将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实践课题融入自己的教学科研,才能真正让科研反哺教学,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培根铸魂作用。”张明海说。
做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学生眼里,张明海不仅仅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他的研究生周勇说:“我在张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一名高校教师的人情味,他常常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在1999年刚入职威尼斯官网时,张明海曾担任过三年辅导员。那三年里,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在陪伴他们成长的同时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也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一有空就与学生谈心谈话的习惯。
所以,走上思政课讲台后,张明海不只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启迪他们的心灵,也经常在课后和学生们唠家常,或是细数长沙的知名粉店;分享“美食家”心得,或是关心学生们的感情经历,帮他们“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要想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要靠近学生的心灵。”张明海说。
2014级学生小程一直对张明海心怀感激。在2017年的一个冬夜,小程因为遇到情感问题而备受打击,给张明海发送微信,想向他倾诉内心的烦恼。张明海为了开导他,在深夜接近零度的气温中顶着寒风和他聊了整整一个小时。在敞开心扉的交谈中,小程将平时不愿意和人分享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明海也一点点地针对问题帮他解开心结。
五年后的今天,张明海经常可以看到小程在朋友圈里开心地分享自己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他感到很欣慰:“我不追求每一位同学在我的课上、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都受到很大的启发。我讲的内容哪怕对学生有一丝一毫的启迪,我认为就是最大的成功。”
他始终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为了这个目标,付出再多,我觉得也值得。”(学生记者 彭骏捷 何思羽)
来源:《37000vip威尼斯报》 期次:第545期